欢迎访问上海沃勒起重设备有限公司官网!

中文   English  

当前位置: 首页 >新闻资讯 >行业新闻

“城市管家”是环卫市场化的未来吗?

2022-09-23 16:24:01  浏览数:119224 返回列表

从1990年代算起,环卫市场化已历经三十年,按说应正值壮年,但在经过最近十年的“疯狂生长”之后,这个行业却过早的站在了十字路口。

摆在面前的有两条路,一条是通向“国资化”。环卫体制改革三十年,地方政府早已走出最初的懵懂,看透了环卫市场化的“心肝脾肺肾”。这产生两个结果,一是环卫市场“透明化”,项目收益猛降,曾经闭着眼都能赚钱的时代终结了;二是地方政府发现环卫服务毫无“护城河”可言,既然这样,何必让“肥水流入外人田”?于是各地国有环卫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他们都是地方实力派,一面积极抢占本地市场,一面尝试向外扩张。这顿时让纯粹吃市场饭的那批环卫企业压力山大;另一条路则是研究探索环卫服务的下一步升级,用新的服务模式占据市场先机,于是就诞生了“城市管家”。

“城市管家”的起源:城市管理市场化

很多朋友认为“城市管家”理念是“外来户”,源于2018年万科物业在珠海横琴新区落地实施的“物业城市”模式,然而即使现在回头看万科的“物业城市”,其范畴和理念也比“城市管家”要广泛或者说“高级”不少。

万科“物业城市”包含了市政管理、专项设施管理、资产管理、社区与辅助公共服务、资源经营等多个业务板块,是一种“清单化、数字化、一盘棋、全闭环”的城市“全域治理”模式。它通过“大数据平台赋能城市智慧运营,搭建了环卫绿化、城市照明、垃圾清运、城市排水系统、综合管廊、电缆沟和物业管理等多板块智能化管理子系统,对各类城市部件实现全天候实时跟踪、可视化呈现、即时报警、智能派单等功能,对散落在城市生活中的数据整合分析,形成全域治理的‘城市中枢’”。

因此,说“城市管家”源于“物业城市”,似乎对后者有失公允,两者只不过存在交集而已。其实“城市管家”是在国家政策和环卫基层探索的双重实践中得来的。

2015年12月24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联合下发《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》(中发〔2015〕37号),提出要“发挥市场作用,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。鼓励地方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,推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、市政公用事业、公共交通、便民服务设施等的市场化运营。推行环卫保洁、园林绿化管养作业、公共交通等由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,逐步加大购买服务力度”。这就是“城市管家”的政策依据:它明确提出了“城市管理市场化”概念,打破了“环卫市场化”的原有格局。

2017年,东莞“松山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项目”招标,该项目采取了“城市综合管理模式”,将园区区划成14个网格管理单元,将每个网格单元的各项城市管理服务整合成一个综合标,向社会购买服务,年度服务费用约1.77亿元,服务内容涵盖“环卫保洁服务、绿化养护服务、保安服务、市政设施维护服务”等四大类30多个小项。

仍是2017年,山东省荣成市环卫处推出“环卫+”模式,即在城区实行“环境卫生管理+扬尘污染治理+渣土车辆管理+商品混凝土预拌站+公交候车厅+城际铁路站物业+数字化城管+除雪防汛”模式,在农村实行“环境卫生管理+镇街驻地+干线公路+河道沿线+铁路沿线+公交站厅牌”模式,实施市域环境卫生管理“一手抓、全覆盖、无盲区”,实现了“大环卫”管理。

现在回头看看东莞的“城市综合管理模式”和荣成的“环卫+”大环卫模式,你会发现它们其实都是“城市管家”在不同地区的各自实践,而“城市管家”的初始形态也就此形成了。

至于“物业城市”,感觉更像是万科结合自身在房地产、物业管理方面的经验,对“城市管理市场化”进行的一次重炼和升华,加入了为传统环卫企业所不熟稔的“资产管理”和“资源经营”概念,一不留神,万科打造出一条“护城河”!

“城市管家”的三种模式,谁有前途?

中发〔2015〕37号文件的印发和各地对“城市管理市场化”的尝试,迅速引起行业头部企业的高度重视。任谁都看得出“城市管理市场化”的范畴远大于“环卫市场化”,很可能是对后者的一次替代性升级,意义深远!必须跟进!

在万科的“物业城市”落地两年后,侨银股份率先发力!

2020年12月22日,当时的“侨银环保”,正式发布“城市大管家”战略,同日,侨银官宣更名为“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”,将“城市管理”四字直接嵌入公司名。于是侨银就成为环卫行业内首个推出“城市大管家”战略的企业。

侨银的“城市大管家”战略是以城市的环卫清扫工作为载体,从横向拓宽产业链,实现从环卫保洁、垃圾分类、园林绿化、地下管网、市政道路维护、交通设施管理、公园管理、水体维护、政府物业服务到城市停车等公共空间整体市场化管理服务。在具体举措上秉承三个坚持,即:坚持精细化管理,提升城市品质;坚持科学规划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,补城市管理短板;坚持智能化管理,打造“城市大脑”

侨银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少云强调,这一战略决策是侨银发展战略的又一次提升、优化和聚焦,“城市大管家”战略以“一体化”总包取代“碎片化”发包,以“联管联评”取代传统的“九龙治水”,具有提高作业效率,打破政府部门间的壁垒等优势,能最大化实现行业效应、投资效应、管理效应、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。

侨银的“城市大管家”战略在环卫行业极具代表性,众多环卫企业都在有意无意中借鉴侨银的战略推进自己的“城市管家”服务。

而在房地产和物业领域,万科的“老朋友”世茂服务,则在2021年10月29日正式发布世茂版“城市大管家”服务。

世茂版“城市大管家”服务继承世茂“物业管家”的传统优势,从服务“居民”延伸至服务“居民+市民”,从服务“墙内”延伸至服务“墙内+墙外”,从“单一”物业服务拓展为“全场景”城市服务。具体来说,即以市民需求为中心,形成城市环境管家、城市空间管家、城市焕新管家和城市智慧管家等4类服务系列,25项细分产品,实现“加减乘除”的目标:帮助政府加强城市服务质量,减轻城市运作压力,乘以服务业态场景,除去城市管理难题。

世茂服务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叶明杰在发言时对四项“管家服务”进行了说明。在环境管家方面,世茂服务主要会通过环卫业务为切口落地,并“对传统的环卫业务进行升级,包括环卫、绿化、道路管养,设施设备管理、执法辅助以及秩序维护,类似的服务内容都涵盖在内”。

对于“城市空间管家”,则是世茂对空间管理能力上的一次新的突破,实现了从原先的“大空间”向“小空间”的能力转移。叶明杰说,“就城市服务而言,城市道路、街道就是大空间,而类似体育馆这样的公建项目就是小空间。以体育场为例,对小空间的运营,就包括赛事运营、场地运营、资源空间运营,包括做建筑物中节能等等一系列业务,以及所有设施设备的管养,这个就是我们谈到的空间运营。未来世茂服务会以传统物业管理业务为切入口获得相关的空间资源,然后引入专业的空间运营团队,来做进一步的空间运营的工作。”

城市智慧管家方面,世茂服务的智慧管家实际上是帮助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,通过环境管家、空间管家的进一步打造,以及焕新管家拉动需求之后再逐步开展的业务,目前仍是一个全新的新领域,具体如何开展,仍在研究过程当中。

城市焕新管家方面,“这实际上是城市焕新大框架下的一项帮助社区焕新的业务,城市焕新包含了社区焕新,但是社区焕新里面并不能大拆大建,要做的是微更新。”叶明杰说。

2021年,在正式发布“城市大管家”战略之前,世茂服务已先后投资近14亿元控股环卫企业深圳深兄环境(现已更名为“深圳世路源环境”)和无锡金沙田科技,为其“城市环境管家”服务做足铺垫。所以说,进军“城市大管家”,世茂是极其认真的!

加上万科“物业城市”,目前的“城市管家”实际上就有了三个版本。如果一定要对侨银、万科和世茂的“城市管家”服务做一个对比,从环卫人角度出发,笔者感觉侨银的“城市大管家”战略更接地气,更具可操作性,也更适合环卫企业在现有服务基础上进行延伸。世茂版“城市大管家”则理念和概念性的东西多一些,毕竟有些服务连他们自己都还没想好如何开展,例如空间管家、焕新管家,其中似乎还暗含着不少房地产开发的“重资产”思维。而作为房地产行业最早转型“轻资产”的万科,就看得相当开了,其“物业城市”概念明显是重服务、重“资产运营”,极具先见之明!

三个版本的相同点在于,无论环卫企业,还是物业企业,大家都认可环卫是切入“城市管家”的最佳端口,都要建立智慧化、数字化平台来为城市服务,都要将服务范畴从环卫扩大到园林、路灯等等一系列的市政公用板块。

然而,在笔者看来,“城市管家”的内涵几乎是可以无限延伸的,现有的“城市管家”服务尚不能真的做到“管家”一样的服务!那么“城市管家”到底能有多大?笔者认为,第一,这与政府政策有关。曾记否?佛山曾挂网金额高达250亿元的“城市管家”项目,结果却是终止、然后拆分成若干小项目重新招标,涉及民生的领域,政府是很谨慎的;第二,与企业的能力和实力有关。如果真给你一个250亿的项目,能否吃得下?能否干得好?都是未知数!这是限制“城市管家”规模的唯二因素。

最后,如果一定要在侨银、万科和世茂的“城市管理市场化”模式中选出最优,那么首先推荐侨银“城市大管家”战略,因为它最具可操作性,最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;若着眼未来,笔者更推崇万科的“物业城市”理念,它在“城市大管家”的基础上叠加了“资产管理”“资源运营”,谁说环卫企业只能扫马路?我们在提供环卫服务的同时,能否拿下这片商业区的运营权?如果能拿下运营权,我们可以免费提供环卫服务!

新天地到处都有,看你有没有想到如何去打开!!


文章来源:环卫科技网